江苏省老字号企业协会 会员之家 行业代表 政府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介绍 > 会员单位介绍 > 浏览企业详情

江苏凯利绣品有限公司

会员单位

字号起源

江苏凯利绣品有限公司位于南通市海门区人民西路1501号,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工美、丝绸服饰制造业民营企业。南通老字号“凯利绣品”系先贤张謇故里海门周氏第三代绣娘周占贤女士1986年始创,矢志打造为沈绣(仿真绣)工艺的“国礼”品牌。

周家外婆翟玲娣1942年就在上海居所的沿街门市(永兴路113号,原上海长途车站对面)售卖手艺绣品和自制中式绣艺服饰,成为周边百姓的日常馈赠与节日礼物。周母姜兰珍自幼饱受熏陶与真传,逐渐成为刺绣成手并保有独特审美趣味;1954年从医来海门乡镇医院工作,尤其1962年开始在三星周边兼当助产士的乡村生活时光,使得她领略到乡间绣女精湛朴质的江海民间刺绣技艺,并开辟了日用绣品创收之路,肚兜、虎头鞋、虎头帽、香袋、小花枕、小花被等婴幼系列刺绣品成了一时的俏销名品;七十年代中期梅兰竹菊及鱼水情深等乡土题材的棉布绣花枕套俏销崇明东风农场等地;改革开放后聘有30位绣花帮工的家庭作坊,生产的绣花枕套、床单远销昆明军工厂及螺丝湾等批发市场,当时业务遍及三星汇通镇、通州袁灶镇、二甲镇等地。

1986年,周占贤女士开始独立经营50多人规模的前店后厂式家庭工厂,立足叠石桥销售刺绣产品;1992年创办江苏凯利绣品有限公司,致力于弘扬传统技艺文化,让沈绣(仿真绣)工艺文化瑰宝转化为产业优势,在江海人家寻常生活中绽放光彩。

                 

创始人  传承人

创始人:周占贤——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仿真绣”代表性传承人,第一届南通工艺美术大师、海门劳模、首届海门工匠、海门十佳企业首席技师,江苏工匠、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江苏省首批百名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海门沈绣研究会会长;

传承人:张天驰——周占贤之女。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海门市第四批沈绣代表性传承人、海门劳模、海门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海门市五一巾帼标兵、海门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南通优秀青年文艺家、南通市青年岗位能手、南通老字号协会监事、江苏巾帼文创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经营理念

悠悠雪宧情,锦绣江海梦!

   “创新是自由之子,繁荣之母!”(英国科学家马特·里德利《创新的起源》)以“誓将薄命为蚕茧,始始终终裹雪宧”的深情,弘扬“开路先锋”与“失败英雄”的张謇企业家精神,持续化打造江海风韵的“国礼”品牌,告慰“绣圣”沈寿,传承“巅峰之绣”美誉的沈绣工艺,传播中华丝绸审美文化;精细化培育刺绣工艺品、丝绸服饰、文创产品等特色产品业务系统和行业、商业、社区和设计者平台四个方面的企业战略开放生态圈。

                     

发展历程

初创筚路蓝缕,产品蜚声海外。

公司主打绣花面料和刺绣工艺品,新花式、新工艺不断更新。与上海、江苏、江西等地多家纺织公司、发展为友好合作关系,形成电脑绣花、缝纫机绣花和传统手工绣花三种工艺并举发展的新型企业。1995年到1997年获海门市工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1998年获海门市“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2000年获三星镇纳税大户奖,2001年公司在海门三星镇购买土地14亩,建立标准厂房6000平方米。2002年,又在海门三和镇购地28亩,建厂房20000平方米。扩大生产规模,产品经广交会、华交会美国芝加哥、德国杜塞尔等各种产品博览会,将产品市场拓展到欧美国家。

 注入“沈绣”神韵,融入江海文化。

2008年,周占贤拜南通仿真绣传承人吴玥、王建华为师,公司专注刺绣工艺品、丝绸旗袍等纯手工艺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工作。手工绣花人员由原先的30多人扩展到200多人,培养德艺双馨的中青年绣工骨干,手绣工艺人员已经不局限于海门三星绣娘,形成松江顾绣与苏绣技艺特色相映成趣,技术水平交互提升的良好氛围。企业持续开发刺绣衍生产品,历经艰辛创作刺绣精品、丝绸服饰、绣织家纺等,引领刺绣行业先进水平,一批技艺能手脱颖而出,渐成海门工匠与乡土人才的后起之秀,荣获2019年刺绣技艺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佳绩、江苏省状元技能大赛二等奖。

着眼企业战略,打造“金字招牌”。

企业以成功注册“凯美仑”和“凯利艺海”商标为契机,靶向发展高端绣品。一是加紧提升研发团队,抓紧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向同行取经,尽力提升自己的绣艺水平。二是加紧跟踪研究市场,开拓新市场、吸引新顾客,满足现代消费潮流,引领大众多元文化消费。三是凸显沈绣高精艺术品类,绣制高端欣赏品参加国内外的文化博览会、展示会和各类各级比赛,传播绣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发挥沈绣的文化辐射热度,使得作为欣赏品刺绣的挂屏字画、座屏山水、花鸟和人物绣,“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日常生活的高端礼品和收藏。四是开发刺绣衍生文化产品市场,以周边行家成手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地域产业优势,如绣衣、绣包、手袋,其中,以女子旗袍最有特色。开发设计文创产品也是乡村振兴路、群众致富经,更是江海文化信使。企业每年参加国内外展会,展示刺绣文化精品与謇里绣娘风采,刺绣作品《国宝熊猫》、《一路高歌》等赠予南非总统夫人、塞尔维亚总统等国家领导人,巨幅大型的双面绣《玉兰图》陈列在全国妇联贵宾接待室;设计的旗袍申请外观专利100多个,作品应邀参加全国展览50次,获得各级各类30多个项奖。中华锦绣的独特审美话语与江海人文风物,与云霓飘散,同彩霞飞舞。

 赋能文化产品,锦绣美好生活。

刺绣品为国人所热衷,往往超出实用为主的使用价值之外,成为各阶层市民文化消费的重要产品,关联着国人对中华色系的体验与色彩观念、对日常生活用品、风俗和社会活动等多元丰富的审美追求、与中华文化艺术的具象表现、题材创作与审美元素,甚至还包含着普通人对于富有、文化、品位、格调、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心之向往”。手工刺绣之所以能保持它在高级定制消费中的重要价值标志,更在于其精湛技能所融入的时光耗费与生命智慧。

“沈绣”巅峰技艺与文化绣品消费相得益彰,一方面,高端产品附加值更高、更精美,成为国内外高级品牌时装定制的独特江海文化符号:另一方面,丝绸刺绣服饰和文创产品助力江海梦、更亲民,满足大众拥有自己的“云想衣裳”的美好生活。南通老字号“凯利绣品”创立以来,聚合多元资源、形成多元协作、驱动多元资本,成为秉承“包容汇通、敢为人先”的物质成果,更是江海文化生活故事、精神力量与地道风物、人文科技创造的完美融合,深深镌刻在南通人日常用品、工美技艺、丝绸服饰和文创品牌的中华锦绣文化精髓。



主要荣誉

1995年,海门市工业百强企业;

1997年,海门市工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1998年,海门市“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1999年,A及企业资信等级(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

2000年、01年、02年三星镇纳税大户;

2006年,海门市行业专家榜;

2013年,南通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南通市巾帼科技创新联盟示范基地

2014年,沈绣艺术传承与创新项目列入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举办《江海风、沈绣情、

山歌韵》主题文化艺术节

2015年,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江苏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2016-2019年,“凯利艺海”获江苏省著名商标;

2017年,“工匠精神”海门百佳企业;海门沈绣研究会会长单位;

2018年,成立全国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女企业家追梦学习社;入选江苏省百名女企业家服务高质量发展领航计划、被评为南通市女企业家协会2018年度“创业之星”

2019年,海门劳模示范工作室;获全省首批100个“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

2020年,江苏省乡土人才摇篮奖、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巾帼手工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南通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2021年,南通老字号、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示范工作室;南通市十佳劳模创新工作室;南通市文艺家工作室。

2022年,周占贤被评为“南通最美执委”、(南通市妇联)“最美人大代表”、(南通海门区人大常委会)周占贤沈绣工作室获省级“苏新艺坊”(非遗)称号。(江苏省新阶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工艺流程

(一)设计画稿

绣稿对刺绣工艺的适应性,要求设计者熟悉手工刺绣使用的材料和工艺的流程,注意把握工时和成本;同时要确立关注市场的意识,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适时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描稿

描稿,也叫勾绷。则是将刺绣内容描摹到绣地上的一个工序。优秀的描画人员就是画稿的二次设计者,能根据刺绣的特点调整绣稿,节约工时成本的同时提高艺术水平。

描稿在专门的拷贝桌上进行,玻璃台板下有灯光照射,原图清晰描图方便。这种用灯光拷贝描图,有人称它叫反透法。为了保护绣面清洁,描稿人双手要洁净,并有衬纸或衬布遮挡,不让污迹沾在绣地上。

(三)上绷与落绷

上绷就是将底料固定到绷架上。上绷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经线纬线要垂直平齐,二是边缘拉力要均匀。

作品绣完,将绣品从绷架上取下就是落绷。取下的绣品展平卷好,再包在布内暂时收存。

(四)配线

配线要注意色调相等色相调和敏感度协调,除了要求的色彩要准确,还要关注多种色线并置后的整体色彩效果。使画稿设定的色调用的绣线与底色和谐统一。

(五)针法设定

针法即刺绣的技法,针法亦是刺绣艺术的本体语言。选配合适的针法的过程,实际上是绣前反复推敲的工艺设计的过程。要对不同针法的特性,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做到心中有数,选择起来才能灵活自如,才能表现出绣品独特的材料美和工艺之美。

沈寿按刺绣的具体用针和表现特征进行科学分类,总结了十八种针法,经后人传承、实践和创新,当代沈绣针法更为多元。平常我们所使用的针法有齐针、抢针、套针、刻鳞针、接针、切针、扎针、铺针、施针、旋针、滚针、打籽针、虚实针等。

(六)刺绣

根据画面物象的不同形态、神态、动态,绣工选用合适的针法、用线,根据针法需要和画面特点而劈成一丝或几丝。绣制要做到短、平、齐、光、亮、密、洁,直到将绣品的纹样在形、色、质方面都符合原稿要求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为止。刺绣的过程大概可以总结为辨色、劈丝、穿线、记小针、绣制、记小结,这几个步骤的循环往复。

(七)整理及装裱

绣品完成后,仔细修整绣品的正反面,剪除线头和赘线,使之平顺结实,采用后道工序加工成产品格式。锁边缝制要平整顺滑,有脱线情况要及时修复。

我们用的装裱方法是①将绣片熨平反转在裱品上②用薄浆糊把宣纸裱托在反面,用棕刷反复敲打使绣底绣线和宣纸紧密相粘再上墙风干。③风干后绣片已平整,放裱台上加裱装裱做装饰④再风干后装入镜框。



社会影响

掌门人周占贤的专题报道:

海门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和日报社《当代海门人》刊载《贤者无疆》、江苏省妇联主办的《莫愁》杂志刊载《周占贤:指尖下的沈绣传奇》、《江苏工人报》刊载《周占贤:让南通仿真绣绽放绚丽光华》、《中国妇女报》刊载《演绎“指尖下传奇”的周占贤:“沈绣”担当信使,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参加央视电视台《味道》栏目拍摄文化特色纪录片、央视电视台《海门方志》的地方文化拍摄。

 南通老字号“凯利绣品”的专题报道:

人民网《南通海门巨幅沈绣屏风陈列全国妇联贵宾厅 》、中国江苏网《品沈绣魅力 爱家乡文化》,《海门日报》刊载《凯利绣品畅销国际》《凯利公司绣品 沈绣苏绣传承》《江海风 沈绣情----中英青少年夏令营海门行掠影》《微电影演绎现代潮流  <青丝恋>打响第一枪》等。

“永远的沈绣” 非遗进校园活动:

沈绣教学社团,每周六下午,凯利公司的绣花师傅都会为海门中学学生讲解演示让状元张謇相望一生的“绣圣”沈寿与《雪宧绣谱》中的沈绣精湛绣法。沈绣专题活动课在海门实验小学、海门一中、南通职大海门校区、南通工贸等多所学校持续多年,在针眼穿梭中感受中华锦绣文化的神奇魅力,体验实践沈绣技艺。与南通职业大学海门校区合作举办沈绣技艺培训班,面对贫困学子成立“凯利绣品春蕾班”。公司员工多次应邀在南通大学讲授沈绣技艺非遗传承课程。

致力沈绣的文化传播:

创办面积3000平方米的沈绣艺术发展中心,办好《沈绣》刊物。规划建设刺绣艺术馆及培训基地,致力打造成刺绣技艺体验观赏与培训基地。支持立德少年文化公益创投项目小蜜蜂公益社团的刺绣研学活动。创作拍摄了沈绣题材的微电影《青丝恋》,参与拍摄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的仿真绣文化纪录片,积极参加各界旗袍汉服的服饰秀。


故事传说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是慈禧太后的七十寿辰。清政府谕令各地进贡寿礼。沈云芝以《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等寿屏进献慈禧太后七十寿庆,深得慈禧赞许,称绣屏为绝世神品,并亲笔书“寿”“福”二字分赐沈寿夫妇,自此,云芝更名为“寿”,随后,慈禧下谕,在农工商部设立女子绣工科。任命沈寿为总教习,余觉为总办。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沈寿夫妇迁居天津,并在天津创办了自立女工传习所。

1914年,沈寿应张謇之邀到南通,先任女工传习所所长。后兼绣织局局长,为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培养了一批刺绣人才。沈寿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刺绣艺术家,还是一位富有经验的刺绣教育家。在教学中,她主张“外师造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绣花卉,她就摘一朵鲜花插在绷架上,一面看一面绣。绣人物,她则要求把人的眼睛绣活,绣出人的精神,沈寿在刺绣艺术上,善继承、借鉴、兼采百家,吸收西洋油画的绘画理念,革新传统针法和色线用法而独创的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仿真绣技艺。在绣艺上首用旋针来表现人物的肌理,运用丰富多彩的丝线调和色调,展示绣线的自然光泽,使作品色彩柔和、自然透气,栩栩如生,开创了中国刺绣艺术的一代新风。 沈绣在2007年3月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沈寿在南通“授绣八年,勤诲无倦”,1919年,沈寿在病中口述,并由张謇编撰了《雪宧绣谱》一书,并译成英文本《中国刺绣术》发行国外。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