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
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不断增加。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而以植物染料为主。
古代将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的靛蓝染成的。能制靛的蓝草有好些种,古代最初是用马蓝。赤色,我国古代将原色的红称为赤色,而称橙红色为红色。我国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又用朱砂(硫化汞)。用它们染色,牢度较差。周代开始使用茜草。它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汉代起,大规模种植茜草。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南北朝以后,黄色染料又有地黄、槐米(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用柘黄染岀的织物在月光下呈泛红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呈光辉的赭红色,其光照色差很眩人眼目,所以自隋代以来便成为皇帝的服色。宋以后皇帝专用的黄袍,即由此演变而来。白色,可以用天然矿物绢云母涂染,但主要是通过漂白的方法取得。在此前后,还发明了用硫黄熏蒸漂白的方法。黑色,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栎石、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桕叶等。我国自周代开始采用,直到近代,才为硫化黑等染料所代替。掌握了染原色的方法后,再经过套染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间色。
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我国古代染出的纺织品颜色也不断地丰富。有人曾对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织物作过色谱分析,共有24种颜色,其中红色有银红、水红、猩红、绛红、绛紫;黄色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青、蓝色有蛋青、天青、翠蓝、宝蓝、赤青、藏青;绿色有胡绿、豆绿、叶绿、果绿、墨绿等。
我国在织物上印花比画花、缀花、绣花以及提花都晩。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印花织物,是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印花绸被面,
在中原地区,印花技术的再度复兴是从缬开始的,所以后来也把缬作为印花织物的通称。缴有绞缬、﨟缬和夹缬。绞缬、﨟缬实际上是一种防染印花的织物。
唐代的印染业相当发达,除缬的数量、质量都有所提高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印染工艺,特别是在甘肃敦煌出土了唐代用凸版拓印的团窠对禽纹绢,这是自东汉以后隐没了的凸版印花技术的再现。从出土的唐代纺织品中还发现了若干不见于记载的印染工艺。到了宋代,我国的印染技术已经比较全面,色谱也较齐备。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中说:“元时染工有夹缬之名,别有檀缬、蜀缬、浆水缬、三套缬、绿丝斑缬之名。”名目虽多,但印染技法仍不出以上范围。
到了明清,我国的染料应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染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乾隆时,有人这样描写上海的染坊:“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坊,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虾、青、佛面金等。”此外,比较复杂的印花技术也有了发展。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