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雕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主要用于装饰,而制作很简陋、不规整,玉料选择不严,玉质较差,器形只有坠、管、珠、璜,玦等,
其后,玉器大为发展,应用范围扩大,制作技术完善,产量丰富。特别是玉璧、玉琮的出现,说明玉器已开始脱离实用而转变成供某种特殊用途的器物。山东胶县三里河龙山文化墓中,随葬有成组的鸟形或鸟头形玉饰,为以后商代大量盛行动物形玉雕开创了先例。当时山东一带的玉工还仿照生产工具的式样,精工磨制玉斧、玉铲、玉刀、玉凿等,有的刻有纹饰,相当美观,
商代玉器的生产规模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出土情况看: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佩玉、玩玉的习俗很盛,不论男女,都要佩戴玉饰。玉制的礼器种类增多,有璧、琮、圭、璋、璜等,并出现了玉制的生产工具和戈、矛、戚、钺、刀等仪仗用器。有的青铜器上也装配有玉质部件,成为珍贵的复合器物。在玉雕工艺上,商代已掌握了阴刻、浮雕、圆雕、透雕等方法,并首创了立体玉雕人像和各种动物。玉工们已能巧用玉色,可见制作者艺术构思的精巧。
最能反映商代后期制玉水平的是殷墟“妇好”墓出土的近600件玉器。这批玉器,品类很多,其中装饰品和工艺品300多件,礼器、仪仗用器200多件,实用品约60多件,制作都很精美,所用玉料如白玉、青玉、墨玉和绿玉。还出土了许多玉雕人像,是考古发掘中的首次发现,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增添了第一手宝贵资料。玉雕动物160多件,各种动物形象生动逼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由上可见,商代后期制玉工艺水平很高,在造型上,既具有高度的写实性,又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技术上,不仅已熟练地运用“勾”、“彻”、钻孔、抛光等技术,而且采用锯、“压”、“搜”等较为先进和难度较大的技术。
继商代之后,西周玉器的应用,在贵族中更为普遍了。除用于装饰、仪仗和礼器外,还作为交换财产的等价物。西周金文中的“寳”字,是室内藏有玉和贝。春秋时代的玉器,一方面承袭西周作风,另一方面又有发展因素,琢玉技术有较大进步,各种硬玉石料也能加工雕造。战国雕玉有了新的变化和成就。在佩玉方面,讲究组合、形象和色泽对称。这一时期还以雕玉做剑的装饰,用玉制作带勾、印玺、符节、简册等。传世作品中的战国行气铭玉佩饰,周身刻有“行气”铭文45字,是我国最早关于气功运动的记载。
西汉时期,王侯贵族盛行用“玉衣”作为葬服,玉衣又以编缀玉片的金属丝不同,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3种。按《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皇帝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玉衣。解放以来,已发掘出土了9套这样的玉衣。
隋、唐时期的玉器,在造型和装饰方面创造了新的风格。佩饰出现了头戴的金、银镶玉的步摇、发钗,手戴的玉镯。唐代还流行玉带銙,它是用玉琢成方形的玉片,缀附在革带上,成为官场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玉带在宋以后也有制作,明代更为流行,制作更精致。
到了明、清时期,玉器生产发展很快,工艺技术水平相当成熟,品种以佩戴和陈设用的工艺美术品为主,出现了一些大型玉雕。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的“大禹治水图”大玉雕,重5000多公斤,是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雕琢而成的。这座玉雕有“鬼斧神工”之妙,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