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使用旗帜,大多数是为了指挥作战,统帅军队的将帅,营帐之前常立大旗。据考证,以“旗”来表明民族、组织、集团和国家的形式,首先起源于中国。早在公元前1122年前,周朝就已打出了白色旗帜,到春秋时代,“王旗”在中国已非常普遍。后来,这种以一根竿上系一面布的标志,传遍亚洲,骠悍的阿拉伯铁骑又把它带到欧洲。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殖民者各自打着自己的国旗,横行在中国领土上;由于外交需要,清政府考虑制定代表国家标帜的国旗。经过几次商议,根据中国传统以龙为至尊无上的神圣之物,决定在旗上采取龙的图样;又根据五行之说,认为中央属土,黄色。于是,一面黄色的三角形的“黄龙旗”算是设计出来了。这面旗子,虽然没有经过法律手续确定为国旗,但随即使用于外交场合,在事实上成为清朝的国旗。
1897年,为了与各国国旗格式一致,清政府决定将它的三角尖式改为长方式。这面国旗,直到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后方才作废。
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翌年,同盟会举行会议,商讨国旗问题。决定以红、蓝、白三色横条旗为未来的共和国国旗。红色象征鲜血,意思是要以鲜血换取祖国的独立自由;蓝色象征祖国的广阔天空,表示平等;白色表示圣洁,象征博爱。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提倡汉满蒙回藏“五旗共和”,所以在三色旗上,又添上黄黑两色,这就是后来使用长达10余年的五色国旗。
1927年,国民党的“国民政府”,改国旗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9月,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上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着中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