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老字号企业协会 会员之家 行业代表 政府助手
文化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论坛 > 浏览文章详情
什么是说唱文学

说唱文学,又名曲艺。它是以文学为主,包含表演、音乐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浓厚的民族色彩,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的起源,从四川天回镇出土的“说书俑”来看,远在汉代就有萌芽状态的说唱形式。到了唐代出现了散韵相间,说唱并用的“变文”和“俗讲”。宋元以后,市民阶层扩大,城市经济不断繁荣,说唱的种类增多了。如陶真、鼓子词、唱赚、诸宫调、说唱词话、货郎儿、道情、莲花落等不胜枚举。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诗》一诗中写道:“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可见群众对说唱文学的喜爱。清代以后,说唱形式竟达到一百多种。说唱文学的道具、乐器都比较简单。有些样式如相声等只凭嘴说即可,因此便于深入群众。从文学史上来看,说唱文学曾经极大地影响了作家的创作。

说唱文学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尽相同,它除了供读者阅书欣赏外,更主要的是供演员表演,是演出的“底本”。所以它还包含着音乐和表演两个因素。

说唱文学的表演与戏剧不同。说唱文学是一种“叙述体”,而戏剧是“代言体”。戏剧里要求“一人一角”,而说唱演员可以“装文扮武我自己,一人能演一台戏”。不过说唱的表演是叙述中的摹拟,动作不要求过多过杂,以“写意”为主,只要“点到而已”。在这三种因素中,文学是主要的。演唱者有“人保活,活保人”的说法,“活”即是指“底本”,所以写成的作品就称作说唱文学了。

说唱文学在文学史上曾列入“俗文学”或“讲唱文学”,得到过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如鲁迅、老舍、郑振铎、田汉、阿英、赵树理、罗常培、吴晓玲、钟敬文等都曾为它倾注过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