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老字号企业协会 会员之家 行业代表 政府助手
文化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论坛 > 浏览文章详情
什么是骈文

作为一种文体的骈文,起源于秦、汉,形成在魏、晋,兴盛在南北朝。骈文在六朝时被叫做“今体”(相对先秦散体古文而言),或叫做“丽辞”(亦作“俪辞”,即对偶的文辞)。直到中唐,柳宗元在他的《乞巧文》中才开始把这种文体称作"骈四俪六",简称骈文。

骈是两马并驾一车的意思。骈文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崇尚夸饰和用典。因为它能根据汉语文字的特点组成整齐美观的对偶句式,词藻华美,色彩鲜丽;又注重声韵的和谐,再加上多用典故,使文章不那么直露,所以这种文体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骈文发展到南北朝,在形式技巧上更加精密。不但要求把对偶句分类归纳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类型;而且随“四声八病”说的提出,在声律上要求平仄配合,并且在文句的字数上也渐渐趋向于“骈四俪六"。起先,大都是由四四相对和六六相对的形式组织成篇,如"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与陈伯之书》)进而发展到四字六字相间的形式,如“前园后圃,从容丘壑之情;左琴右书,萧散烟霞之外”(杨暕《召王贞书》)。世称之为四六文。四六文本是骈文中的一体,始于南朝,盛于唐宋,晚唐诗人李商隐就擅长此体。后因骈文的句式主要采取“骈四俪六”的形式,所以人们习惯上也将骈文称为四六文。

骈文在形式技巧上下功夫很多,其致命弱点是不重思想内容。发展到后来,流弊越来越大。隋代的李谔批评骈文是“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竟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李谔《上隋文帝书》)这样,骈文日益走入了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死胡同,造成了文风的萎靡和形式的僵化。任何文体,当堕入形式主义的泥坑时,就失去了生命力,从而成为文学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于是,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针对骈文弊病,发起了古文运动。

骈文鼎盛时期,在南北朝文坛上影响很大。不但写景言情的文章用骈体写,就连理论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是用骈文写成的。甚至连写给朋友的书信(如吴均《与宋元思书》)、写给亲人的家信(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也都用骈体来写,这实在是束缚思想。总的说来,骈文成就不高,对后世影响有恶劣的一面;但骈文中也有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内容的好作品。如南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用拟人笔法,对趋炎附势之徒进行了尖锐辛辣的讽刺,洋洋洒洒,痛快淋漓。此外还有一些状物写景、抒怀言志,艺术上也比较高超的好作品。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笔力遒劲,文采飞扬。用事而不失于晦涩,对偶而不落于板滞,且其中不乏警句,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