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一词,起源于汉魏以来的人物品评。它与风韵、神韵一样,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对人的赞语。如《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这种品评反映了当时士大夫忘形重神、重视人的精神风貌的社会风气。“风骨”作为文学理论的专门术语,则始自刘勰。《文心雕龙》有《风骨》篇,对文章的风骨问题作了专门论述。刘勰总结了建安文学“梗概多气”的时代特点,赋予“风骨”以新的含意,将它作为最高的风格标准。比刘勰稍后的钟嵘,则在《诗品》中更为明确地提出“建安风力”的概念。风力或风骨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文艺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风骨”二字的含义,争论较多。黄侃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这种说法比较笼统,但基本符合《文心雕龙·风骨》的原意。
“风骨”是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刘勰所说的“风”,常常又称作“气”。它是指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明朗健康的感染力量。所以说∶“恰怅述情,必始乎风”,“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遍体光华”。可见,刘勰所谓有风的作品,实际就是风清的作品,他要求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作品中应该呈现出健康明朗的风貌,也就是文风清明,述情显豁。
刘勰所谓的“骨”,则是形体方面的东西。指的就是劲健挺拔的语言,它是辞采的主干。文体犹如人体,体待骨而树立,肉附骨而成体,所以说∶“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
“风骨”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就是要求文章“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无论在思想风貌还是语言艺术方面都具有明朗、遒劲、刚健的力的表现,象鹰隼疾飞那样“骨劲而气猛”,它属于刚性美的范畴,这对于当时文艺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创作倾向具有特别重要的针砭意义。
刘勰、钟嵘的风骨理论,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初陈子昂、李白为了反对齐、梁以来的绮靡诗风,提倡“建安风骨”,拉开了唐诗革新的序幕,终于横制颓波,为唐诗发展开拓了一条健康的道路。于是“风骨”之说,成为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