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名人的作品,不为世人所重,一旦经名人推荐,马上驰誉当时,这种重人不重文的风气,我国古代流传甚广且久。
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出身寒门,未成名时,欲赋三都,大文豪陆机听到,写信告诉弟弟陆云说∶“这里有一贱人欲作《三都赋》,待其写成,可用来盖酒坛子哩。”左思苦写十年,赋成,时人讥鄙,几乎一钱不值。左思无奈,以赋谒宰相张华,张嘱请名人作序。左思乃求序于大名士皇甫谧,谧撰序成,以前讥鄙者莫不恭恭敬敬地看待其赋。于是,洛阳人士争相传抄,纸为之贵。
南朝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出身微贱,撰成《文心雕龙》,“未为时流所称”。勰想借重宰相沈约的声望,但沈约门禁森严,无由得见。勰只好背着书,躲在沈约出行的路旁等待。一天,沈约出,想急忙谒于车前,“状若货鬻(卖东西)者”。沈约十分欣赏《文心雕龙》,为之鼓吹。不久,刘勰就名扬天下。
此风至唐更盛。文士在应举前,须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得到他们品评赞赏后,才有可能考中进士。这种风尚,当时号称“行卷”。著名诗人白居易,青年时代初入长安,将诗文谒文豪顾况。顾况初见居易,颇轻之,以其名取笑道∶“长安居,大不易。”及读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大为欣赏,连声说∶“居易!居易!居易!”从此,居易仕途顺利,名噪一时。
古文大家韩愈也是“行卷”的路子才得以入仕的。《旧唐书·韩愈传》说,愈欲考进士,“投文于公卿间”,依赖曾为宰相的郑余庆为之延誉,由是知名当时。
五代以后,“行卷”风尚渐衰,但重人不重文的风气仍存。